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知识与生活的共融共通  增强深刻思维意识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项目化背景下过程性评价设计  阅读教学要有“大语文观” 聚焦数学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作业设计 】

项目化背景下过程性评价设计

——以“《人的生活需要营养》单元项目化学习实践作业”为例

□ 华小军 陈萍

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是解决生活问题的活动,必须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完成任务的具体表现。为此,要运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选题价值、方案设计、动手操作、反思改进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依据项目报告和物化成果综合评价项目完成质量。近年来,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化混合式教学”课题,持续进行与项目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探索,践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为项目化混合式教学修订航道并指明方向。

“科学烹饪三餐,合理安全膳食”这一实践作业是依据济南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设计的项目化单元实践作业,适合七年级学生。该作业涉及生物学、社会学、营养学、物理、工程技术、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分为三部分。

过程性目标,体现发展核心素养。过程性评价目标的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纲,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化,可操性强,体现学生的综合表现。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是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和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结合跨学科实践作业的要求,确定本次实践作业的目标:通过调查家庭和学校餐厅一周的一日三餐,分析其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形成基本的生命观;通过结合“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能判断食谱的优点,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感;利用周末时间尝试进行烹饪,初步具有实践探究能力;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宣传并绘制食品安全海报,进一步巩固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些目标中,均涉及生物学学科素养,都可以应用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任务,适配过程性目标。过程性任务是为观测学生某一目标的达成度而设计的,在于触发学生的行为,并收集学生的过程性证据,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依据。对照过程性目标,制定了以下任务:过程性任务一,设计一份记录家庭和学校一周中一日三餐信息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青少年的主要饮食阵地是家庭和学校,哪些食物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吃多少量合适,是不是只挑喜欢的吃,食品是否符合多样化要求……要求调查统计出本校或家里一周的食谱、每日菜品中的营养成分、本班成员或家庭成员对菜品的喜爱程度及特殊成员的营养需求。过程性任务二,化身学校或家庭营养师,结合“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能判断食谱的优点。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样又均衡的营养搭配、科学合理的烹饪方式,既能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求,又能保证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长久需要。过程性任务三,周末进行预设、购买、烹饪一条龙的午餐制作。选择一日食谱中的午餐,利用工程思维确定预算,购买食材并烹饪。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选择的菜品要简单、健康,且食材易得。过程性任务四,绘制宣传食品安全的海报。

最后的评价细则,注重部分与整体协同。评价细则要能详细说明如何评估学生在完成过程性任务时的表现。评价细则应当清晰、具体,涵盖评价的各项维度,确保评价的一致性和公平性。设计评价细则时应该注意内容简练,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评价细则可以在项目化跨学科实践作业发布前公布,让学生对实践性作业成果的界定有清晰的认知,与及时反馈相结合,用于评估成效并指导未来的改进,有利于持续优化过程性评价。

总之,过程性评价与项目化背景下生物跨学科实践作业进行整体设计,既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又满足项目化背景下生物学跨学科实践的作业需求。评价细则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作品集、图片、视频等,促进学生回忆学习历程,促进多元认知的发展,进而促使学生的生命观、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学科素养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实践目标设计需要突出重点和核心要素的评价任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系潍坊市坊子区博文现代学校、坊子区崇文初级中学)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