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滨湖镇中心幼儿园
“三位一体”构建幼儿成长新生态
在滕州市滨湖镇,阳光透过清晨的薄雾,洒落在镇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幼儿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家长们的身影穿梭在校园中,组成了一幅温馨而和谐的画面。近年来,滨湖镇中心幼儿园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致力于通过家园社协同育人推动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新模式。
“我们一直相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滨湖镇幼教中心副主任孙明秀在一次家长会上如是说。说这句话时,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温暖。滨湖镇中心幼儿园以“共享经验、共育成长、共创未来”理念为指导,积极引导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家庭、幼儿园与社会教育合力,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共育的新样态。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教育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元要素影响的。”孙明秀常常强调这一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制订教育计划和组织落实教学活动。这一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家园社共育工作全面展开。
“作为家长委员会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荣幸。”家长代表张女士说道。她的孩子刚入园不久,对教育的重视让她主动参与其中。张女士回忆起她在家长会上与其他家长分享育儿经验时说的话:“我们不只是孩子的守护者,更是他们的引导者。我们在这里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此外,幼儿园还制订了《滨湖镇中心幼儿园家长学校教学计划》,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和成功家长担任顾问,定期举办讲座和咨询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家长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为他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我以前对如何教育孩子感到迷茫,但现在学会了很多科学的方法。”家长李女士欣慰地说。她参加过多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逐渐懂得了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并努力运用所学在家中实践。
搭设交流平台,促进互动沟通
幼儿园深知,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在于亲子间良好的沟通与互动。通过不定期的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园方将工作重点放在更新家长教育理念和加强沟通艺术上。
“我们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参与教育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中班教师丽丽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组织了一系列亲子活动和半日开放游园活动,广泛宣传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每次参加亲子活动,我和孩子都能享受快乐的时光。”幼儿家长马女士表示,“看到孩子的笑脸,我感到无比幸福。活动不仅使亲子关系更紧密,而且让我更加了解他的需求。”
针对近年来留守儿童逐年递增及生源变化较大的现实,幼儿园开展了“家园社联谊活动,增进家庭教育促进作用”的深入研究,先后举办了“如何做个智慧家长”“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幼儿能力培养”等专题讲座。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意识,而且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幼儿壮壮的妈妈说。她认为,家长之间的这种支持与鼓励,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多维成长空间
幼儿园积极拓展特色活动课程,秉承“重过程、轻结果”的教育理念,开展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自然劳动基地,带幼儿领略农耕文化,体验劳作的乐趣。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幼教主任郭海瑞表示,幼儿在自然劳动基地里亲手种植蔬菜,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与大自然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
不仅如此,幼儿园还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加以“行走的教育更精彩”为主题的亲子旅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而且锻炼了社交能力,培养了独立性。
“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是我最惬意的时光。”佳佳的妈妈微笑着说,“孩子在旅行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她不再依赖我了,而是勇敢地去探索、交流。”
通过家园社的共同努力,许多家长实现了“四个转变”:从督促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转变为自己做好榜样;从强制孩子成长转变为与孩子共同成长;从只重视结果转变为珍视孩子参与的过程;从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习得转变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不仅仅是教育的转变,更是我们家长心态的转变。”中(2)班家长刘女士感慨道,“看到孩子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茁壮成长,我感到无比欣慰!”
今后,滨湖镇中心幼儿园将继续加强家园社的高质量融合,深化共育内涵,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幼教中心副主任冯娜坚信:“教育是一场接力赛,我们需要携手同行,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更好的自己。”正如教师期待的那样,幼儿未来的每一步都会在爱的陪伴中走得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