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游戏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在幼儿教育阶段,信息技术与游戏化教学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策略,能够提升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和适应性发展,成为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认真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一、幼儿游戏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提升幼儿游戏教育的互动性。传统的幼儿游戏往往局限于实体玩具和纸笔等工具,幼儿的参与度和沉浸感有限。而现在借助信息化技术,将故事以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辅以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比起传统的讲述更能吸引幼儿,能让幼儿迅速进入游戏情境。这样丰富、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化转型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育。每名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爱好,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为幼儿量身定制活动内容和难度,尊重每名幼儿的特点和兴趣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拓宽幼儿教育的边界。传统的幼儿教育受限于物理空间和时间,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则能突破这些限制,让幼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且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可以推出在线家长课堂,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让家长通过平台学习如何在家中开展亲子游戏、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等。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家长的育儿知识,而且促进了家园共育的深度融合。
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幼儿深度学习的促进
幼儿深度学习的“深”不在于内容的复杂性与持续的时长,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幼儿游戏创设不同的活动,为幼儿开展同类游戏积累认知经验。如,在“我是小小数学家”游戏中,开展购物类游戏活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模拟超市购物场景,并给各类商品标价,让幼儿使用电子货币道具在信息化情境中“购物”。借助信息化技术,教师能实时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数字、货币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实现深度学习。
三、信息技术对游戏的过程、场景的评价
游戏评价在游戏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调整和改进游戏评价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幼儿复盘游戏活动过程,养成按要求分类收纳游戏材料的好习惯。教师发现,游戏活动结束后,有的幼儿随意将玩具扔进玩具筐内,甚至都不对其进行拆分。于是,教师将其整理过程拍摄下来,再通过多媒体播放该视频,组织幼儿观看,然后让幼儿回顾并评价自己的收纳行为。这样的复盘能够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游戏材料应该如何正确收纳,从而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
信息技术可以捕捉大量精彩瞬间,助力游戏能力提升。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而这些状况恰好可以作为游戏评价的重点。教师及时拍摄下游戏过程,这些“特色鲜明”的照片在游戏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构区“积木搭建”的自主游戏中,“谁搭建得更高”这个问题成功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在我们的城市里,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这些高楼大厦是怎样建成的呢?”教师通过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用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并把这种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我完整拍摄下了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探究问题的全过程,让大家来讨论、分析,集思广益。这些问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这种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推进了幼儿游戏的深层次发展。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幼儿可以更大胆地表述与展示。游戏评价中,有时需要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活动过程,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在大屏幕上再现游戏视频或图片,幼儿可以更加方便直观地在同伴面前讲解,并与伙伴互动,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把幼儿的优秀作品与游戏瞬间拍摄下来,发送到班级群中,让家长能够及时看到孩子的成长片段,实现家园共育。
四、信息技术对教师游戏教学的推动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游戏、优质课活动案例视频拍摄。如在幼儿游戏时进行拍摄,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软件与技术手段,从而产生优质的游戏案例,并在网络平台共享,促进幼儿游戏教育的深入开展。因此,教师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并熟练操作,可以有效指导游戏活动的实践。
广泛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幼儿游戏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幼儿教育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设计互动性强的游戏活动以及实现个性化教育等策略,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多彩、高效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幼儿游戏“玩有所趣、玩有所法、玩有所获”。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济阳区济阳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