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三链融合”育数字英才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也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浪潮重塑产业版图,职业教育该如何破除“数字人才结构性短缺”的产教壁垒?从混合所有制破局到“三链融合”生态构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机制为基、技术为翼、育人为本,解出数字人才培养的“方程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与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嘉环ICT产业学院”,以治理链、育人链、评价链“三链融合”为核心,构建“校企共治、虚实融合、精准赋能”的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1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数字人才1.5万余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6.9%,华为认证通过率超90%。
校企共同成立理事会,实行“党委领导、理事会议事、院长负责、质量监督”的治理模式。双方联合制定《嘉环ICT产业学院章程》等制度,确保权责分明、决策高效。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投入440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华为提供技术认证体系,形成“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校企共建国家级“5G数智云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能信息通信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年均承接企业技术攻关50余项,获专利117项;产业学院设立专项账户,收益全部用于滚动建设。2021至2024年,企业投入现金4000万元,学校提供独立校区,形成“投入—回报—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贯通培养路径,打造“多元协同、虚实融合”育人生态。校企联合开发“鸿蒙物联网技术”“5G网络优化”等12门项目化课程,将华为“双11”运维、G20杭州峰会通信保障等真实案例融入教学。2024年,学生参与企业横向课题65项,助力企业增收1100万元;建成纺织服装全链路数字化实训室,学生通过VR试衣、3D设计年均产出项目200余个,30%的转化为鲁泰纺织公司等企业的商品。国家级“5G数智云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年均服务全国82所院校的1.8万人次,实施“双带头人”计划,校企教师共建省级精品课程“工业数据采集与边缘计算”,应用于20余家企业生产优化。10名企业教师获高校职称,3人获“全国技术能手”,“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23.5%。
突出就业导向,数据导航,精准画像。搭建“数据可溯、过程可视、岗位可荐”的智慧平台,动态采集学生学习与实践数据,生成能力画像并推荐岗位。学校结合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分层评价驱动成长,助力学生团队在2024年全国技能大赛“5G组网与运维”赛项中斩获一等奖,并获世界大赛银奖。师生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等126个重大项目,年均服务企业2000人次,助力区域降本增效超500万元,企业满意率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