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济南:多维驱动打造市域职业教育新标杆 潍坊:创建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 山东职业学院:产教同行推进“职教出海”行稳致远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三链融合”育数字英才 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奏响服务区域发展的“金木强音”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共赢发展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服务区域】

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奏响服务区域发展的“金木强音”

□ 刘海涛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盘”,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所中职学校,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布局,用培训助力人才“技术变现”,给出了可供迁移的创新范式。

“我今天是带着团队来学校‘补课’的!”曾经在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参加过培训的某企业负责人季凤森笑着说。如今,他已是年产值超150万元的公司创业者。2020年参加培训后,他敏锐地抓住“技术变现”的机遇,果断创办木器加工企业。目前,该企业员工人均月薪达7800元,收入比打工时翻了3倍多。

季凤森的“华丽转身”映射着宁津县职业中专服务县域经济的深耕实践。学校聚焦县域“一金一木”(五金机械、家具制造)特色产业布局,践行“县有产业、校设专业”办学准则,构建起服务宁津健身器材、宁津电梯、宁津家具、宁津农机的四大区域公用品牌专业体系,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县域经济图谱的精准叠合。

面对四大区域公用品牌相关企业的技术升级需求,政府牵头,引导学校联合山东博尔特电梯有限公司建成“厂中校”;支持学校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德州市首个机械技术制造类“校中厂”。

走进“校中厂”,21台先进加工设备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里不是传统的教室,而是一个“真刀真枪”的技术战场:学生制作的轴座精度达0.01毫米,成为山东凯斯锐公司的“免检产品”;师生研发的阀体样件助力美华工业通过美国UL认证,一举斩获3万套国际订单。

近日,在宁津县职业中专培训中心,一场特殊的“技能比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30名技术骨干紧盯电脑屏幕,指尖在数位板上翻飞,三维建模软件中实木座椅的雕花纹路以毫米级精度呈现。“过去,员工手工绘图需要两天;现在,数字化设计,仅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曲雅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宗帅感慨道。在他的惊叹声中,宁津县职业中专“技术赋能”工程的产业价值正加速释放。

在该校副校长李洪娟的办公电脑里,一组动态数据图谱清晰勾勒出职教反哺的“经济账”:最新电工职业技能认定通过率达100%,中级证书获取率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参训人员月均增收超150元。经培训后的产业工人推动8项技改项目落地,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超40万元。

在柴胡店镇社区学院,00后”新农人王倩在直播间娴熟地切换家具设计效果图。“从CAD制图到直播话术,宁津县职业中专教师送课上门,教会我们‘用两条腿走路’。”这个由宁津县职业中专孵化的直播团队,今年已为当地家具、机械等企业带来800万元线上订单。目前,这样的上门培训课程模块已拓展至8个,覆盖智能农机、健身器材销售等产业领域。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