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荷塘悟境 老运河畔 夏夜(外一首) 济南荷花赋 “提了哪壶开哪壶” 瞬间的长度 行走在诗词的夏天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行走在诗词的夏天

□ 崔炳信

那日途经一处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宛如梦境,我被荷的旺盛惊到了。夏风拂面,竟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感,我的心情也一下子明朗起来。我是喜欢夏天的,叹服夏日的勃勃生机,更迷恋那些酸甜、快乐的味道。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清晨的荷塘里,叶子挤满了视野,粉白的荷花半掩叶间,露珠顺着叶脉缓缓滚落。采莲的小船划过,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清照的夏日野趣。古人的夏天总与水相连:王维在辋川别业听漠漠水田飞白鹭,陆游在乡村小路遇陂塘水落荷将尽

忆及物资匮乏的童年,我忽然想起唐代诗魔白居易一首趣味满满的小诗《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写的是一群小孩划小船偷采白莲,归来时得意扬扬,觉得行动天衣无缝,殊不知却被小船划开的一道浮萍暴露了行踪。短短20个字把儿童的天真可爱、活泼顽皮表现得淋漓尽致。

夏至时节,生产队里的小菜园变得五彩斑斓,从孩子们觊觎的目光里,可以看到跃跃欲试的阴谋。于是,选一个热浪滚滚的正午,留一人放哨,其余人迅速潜伏到瓜地里,展开闪电行动。一会儿工夫,村后的小树林里,孩子们已经对着十几个淡绿色、长圆筒形的脆瓜虎视眈眈。不知谁喊一声开吃,早已馋涎欲滴的偷瓜贼风卷残云般享受起胜利果实来。一个绿莹莹的脆瓜在手,咔嚓一口,一股奇妙的清凉脆香在嘴里荡漾开。在那个年龄,虽然也知道是不道德的,但那种惊慌的心跳和脆瓜本真的甜香却成为儿时最顽皮、最清晰的记忆。

盛夏里暑热难耐,冰激凌自然是这个季节的最爱。倘若我说古人也可以享用到冰块,你会相信吗?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就有《冰饮》诗:“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那时候,人们在寒冬腊月里凿取天然冰块,放在地下2米多深的冰窖里,可以等到夏天再取出来用。

此刻,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那令人激动的叫卖声——“冰棍儿,透心凉的冰棍儿!记得常来我们这儿卖冰棍儿的是位中年人,我们都喊他杨伯伯。他骑一辆有些破旧的自行车,车子后座上是一个硕大的白漆木箱,箱子上标有醒目的冰棍两个大红字。孩子们蜂拥而来,眼巴巴地瞅着白木箱,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这时,口袋里揣有专款的,便争先恐后地递上去,接过冰棍儿的那一刻,满脸的幸福绽开成了一朵花;而大多数孩子则是飞奔回家,跟家人讨钱去了;也有父母不在家或是感到讨钱无望的,就傻傻地守在一旁,却舍不得离去。拿到冰棍儿后先将蜡纸包装剥下,贪婪地吮吸一下粘在纸上的甜味儿,一偏头,却看到伙伴们正盯着自己看。来,先每人尝一小口,解解馋。被可爱的孩子们感动,杨伯伯也会拿出残缺不全的冰棍儿送给没钱的孩子。

宋代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叫声特别有趣,是从嗓子深处发出的共鸣,饱含着雄浑的力量。蛙声盈耳,清风涤荡,美妙绝伦,可以让人感悟到田园生活的温馨和谐。清晨的蛙鸣有着露珠般的清凉,每声都蕴藏着晨雾的清爽与草野的清冽;黄昏的蛙声,格外悠扬、温柔和舒畅,晚霞伴清风,流水与花香,都在蛙声中流淌、飞扬。直至今日,每每举腮听蛙,我的心底总会涌动起一种激情和畅想。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让我看到了小荷的娇柔之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让我领悟到了山林的静幽之妙;诗人秦观的《纳凉》更是清新别致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独自行走在诗词的夏天,是多么惬意啊!也许就在今晚,我会梦回故乡的夏天,看蜻蜓翻飞,嗅瓜果飘香,听蛙儿欢唱,氤氲在久违又亲切的香气里,流连忘返。

(作者单位:青州市东夏镇苏埠屯中学)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