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奎文区:锻造“数智引擎” 驱动教育“全生态”升级
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实施“基础环境优化、项目引领示范、数字应用提升、数字资源普及、数字素养培育”五大行动,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变革,深化人工智能与教、学、管、评、研等场景融合,驱动教育“全生态”升级。全区超九成学校入选省级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实现了省、市级“智慧校园”全覆盖。
智数领航:构建全链条精准教学“数字引擎”
在奎文区宝通街小学的英语课堂上,三年级教师张珊珊借助AI智能检课系统,仅用5分钟就精准定位了课堂的“痛点”——学生对动词“三单变化”的实际应用存在理解偏差。张珊珊说:“以往都是靠经验判断教学重难点,现在凭借数据分析,就像给课堂装了‘透视镜’。”宝通街小学遵循“系统智能检课+教师线上听评”的人机协同机制,构建起“课前智能测评学情分析—课中实时捕捉课堂动态—课后一键生成诊断报告”的全流程数据闭环,教师们化身“数据侦探”,通过分析师生言语互动、S-T曲线等10余项指标,让每节课堂都成为精准育人的“智慧实验室”。
目前,奎文区所有学校均成立数据研究中心。以AI智能检课系统为“数字引擎”,奎文区打通“课前学情诊断—课中动态捕捉—课后数据复盘”全流程闭环,全区学校数据研究中心联动10余个教育功能平台,为近4000名教师、6万名学生搭建精准教学“动力系统”。从宝通街小学的课堂“透视镜”到千万级平台访问量,数据正化作教育提质的“齿轮与轴承”,让每节课堂都成为可量化、可优化的智慧育人单元。
智联共生:激活优质资源“一池春水”
“一个轮子滚一圈可以滚多远?轮子滚得远近跟什么有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周率的秘密吧!”这是奎文区孙家小学教师赵文凤执教的绘本《圆周率的历史》云端课程直播片段。课上,赵文凤带领线上线下的学生穿越历史长河,从古埃及的近似计算到阿基米德的几何推导,再到祖冲之圆周率取得的辉煌成就,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自去年以来,孙家小学组建“绘本阅读”云端课程研发团队,通过“个体备课—集体打磨—专家审核—直播推送”工作流程,精心常态推送云端课程,生动有趣、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汲取养分,知识传递与价值塑造在云端共鸣,为学生成长注入了新动力。
“为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们还建设了‘一个总部+N个虚拟分校’的云端学校,打破传统学校有形边界,实施‘常态化、多学科、多主讲、多样态’的泛在教学模式,形成‘空间融通、校际协同、多元联动’的‘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需求。”奎文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刘素雁说。
目前,云端学校已汇聚13所名校、200余名名师力量,研发“素养提升、贯通培养、课后服务、精品资源、专家引领”5类云端课程,涵盖诗文、书法、思政育人、绘本阅读、科学素养、数学游戏、手工制作等内容。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钉钉一键推送、微信公众号等常态化线上开课,让优质课程随时可学、随时可用。目前,云端学校已开课200余期,师生点播应用超过260万人次。
奎文区还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施“百名名师培养工程”,组建名师云端管理社区,设置“8+N”栏目,实现名师“发展规划、课题研究、课堂改革、优质课件、教学设计、读书心得、教学反思”等资源云端共享,促进学术研究、示范辐射、成果转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300名教师荣获省、市级奖励。目前,名师云端管理社区已入驻教师200余名,引领辐射教师1000余名,浏览量近12万人次。
智创未来:打造AI素养培育“三维成长场”
在奎文区明德学校AI开放体验空间里,五年级(3)班学生正沉浸在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创意绘画课中。教师王会会一一展示着人工智能生成的天马行空、美轮美奂的奇妙画作,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们迫不及待地输入创意描述。随着指令的输入,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跃然屏幕之上。学生兴奋地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不断尝试新的指令和风格。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意犹未尽。“在这节课上,我看到的画作都栩栩如生,有些还能根据我们的指令动起来,可有意思了!”一名学生激动地说。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潜质人才,明德学校构建了“智链未来”人工智能课程,打造通识课程、体验课程、社团课程和融合课程“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和拔尖学生的重点培养。
在明德学校的AI开放空间,学生通过“创意绘画课”触摸技术前沿。这是奎文区“普识课程+体验空间+竞赛矩阵”三维培育体系的缩影。奎文区建设了AI教育资源云平台、AI泛在式体验空间、AI成果展示区、学生创客中心等场域,探索新教法、新学法,促进学习真实发生。统筹打造普识课程、体验课程、特需课程“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全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建设融“资源整合、学科融通,教师共享、课程配送,智能交互、设备集成”等功能为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公共体验中心,面向全区开展人工智能体验、贯通人才培养、竞赛活动组织、课后服务课程开设等,每年受益师生超过2万人次,成为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奎文区还实施数智融合课程项目,将数字素养培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承办两届潍坊市中小学生“数字嘉年华”活动,8000余名学生近距离接触智能家居、水下机器人、航模等数字前沿技术,现场操作3D建模、无人机等人工智能设备。高规格组织信息素养提升、CSP认证、学生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展示等,有600余名师生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实施《奎文区人工智能教育提升行动》,加快教育与科技的双向赋能,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变革,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与数字技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奎文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兴说。
奎文区樱园幼儿园的幼儿正在体验编程机器人益智游戏。
在奎文区乐川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 “召唤” 出由豆包AI生成的小水滴智能体,与学生互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