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用智慧和美育做深情的凝望——曹春梅的诗意情感传递 如何破解学生的“心灵密码” 多维创新安全教育:为学生撑起“安全防护伞” 家长的名字,不能成为“玩笑梗”

第7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7
【岗位绝活】

如何破解学生的“心灵密码”

□ 冯琳

笔者与一位有多年从教经验的班主任交流时发现,最让她感到心力交瘁的并非教学任务本身,而是与家长的沟通。由此可见,家校沟通已然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重点之一。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呢?笔者认为,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是打破这一困局的关键。

要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首先需要对学生有全面且深入的了解。若想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必须主动融入学生中,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展开广泛的交流互动,细致地了解每名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以及家庭环境等个人信息。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的各类师生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去敏锐地感知每名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唯有对学生的了解足够充分、足够全面,教师在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化解师生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

要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还需要教师具备设身处地的共情能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是出现各类问题。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教师的第一反应不应是急于指责批评,而是要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切不可摆出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姿态;相反,应以耐心的态度去询问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实际上,当教师做到这一点时,问题往往已经解决了大半。笔者曾前往一所学校进行班级管理方面的调研,并与几名学生座谈。在询问他们为何喜欢英语老师时,他们纷纷抢着回答:“英语老师从来不会乱发脾气,总是面带和蔼的笑容。”的确,学生的内心世界柔软细腻,谁对他们真心实意,他们能够清晰感知。

要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持久的耐心同样不可或缺。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对同一件事情,教师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是带着不良情绪去处理问题,所产生的结果有天壤之别。在处理一起家长投诉事件时,笔者发现,家长对教师的处理结果本身并无异议,但一直对教师与学生交流时的语气耿耿于怀,经过多次调解才解决。诚然,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情绪的波动,但教师应当在内心深处时刻警醒自己,足够的耐心是妥善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教育教学工作而言至关重要。

要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还需要教师对学生怀有足够的宽容心。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段,犯错在所难免。对教师而言,应当对学生抱有宽容的态度。只要不是严重的、涉及原则性的问题,教师就应秉持宽容之心,并以育人作为根本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就应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无须过分苛责、上纲上线。

(作者单位系潍坊市寒亭区教体局)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