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用智慧和美育做深情的凝望——曹春梅的诗意情感传递 如何破解学生的“心灵密码” 多维创新安全教育:为学生撑起“安全防护伞” 家长的名字,不能成为“玩笑梗”

第7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7
【治班之道】

多维创新安全教育:为学生撑起“安全防护伞”

□ 于小游

“各位班主任,对方反映学生过马路时没有看车意识,请大家务必利用班会时间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各位班主任,还未开展防溺水班会和生命教育班会的班级,请抓紧时间。事关安全教育,希望大家高度重视。”……打开钉钉群消息,有时会被提醒开展安全教育班会。每天放学前一分钟、每周放学前五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都要对学生进行常态化安全提醒和教育。但整体看来,效果并不好。

安全教育其实与学科教学同理,单纯靠教师讲授难以让学生铭记。学科教学中,我们常借助视频、动画等直观形式辅助理解,还会设计游戏与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中深化认知。安全教育亦可循此路径,以多元方式助力学生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

创新安全教育方法,首先可以从现代科技手段入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等技术逐渐成熟,将这些技术引入安全教育课堂,能够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例如,在防火灾安全教育中,可以通过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火灾发生时的场景。逼真的烟雾、热气与浓烈的火焰,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火灾的危险性。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寻找安全出口等技能。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能让学生牢记安全知识和技能。

情景模拟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提升应对危险的能力。比如,防校园欺凌教育中,我们可以提前编排防校园欺凌情景剧,让学生分别扮演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深刻体会校园欺凌给自己与他人带来的伤害,同时思考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措施。对扮演欺凌者的学生来说,通过表演,他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欺凌行为的错误性;对扮演被欺凌者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勇敢地向他人求助;而扮演旁观者的学生则明白了,在看到发生欺凌行为时,不能选择沉默,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或者采取合理的方式制止欺凌行为。

游戏化教学同样适用于安全教育。我们可以将安全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对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将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各类安全知识设置成不同的关卡。学生每闯过一关,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或奖励,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兑换小礼品。这种游戏化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间操、活动课等时间组织团队合作安全小游戏。比如,举办安全逃生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完成正确佩戴逃生面罩、快速解开安全绳结、按照正确的路线找到逃生出口等一系列安全任务。

家校合作也是创新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安全知识讲座,向家长讲授各种安全知识和教育方法,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家校安全实践活动,比如周末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火灾逃生演练、防溺水救援等亲子安全实践活动。在演练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互相监督、鼓励。这种亲子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级钉钉群,定期分享安全知识和教育经验,分享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只有多维创新安全教育,才能为学生撑起“安全防护伞”。只有让学生真正将安全知识牢记于心,将自救互救技能付诸行动,才能筑牢学生的安全防线。

(作者单位系荣成市石岛湾中学)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