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美育 美育,让时代苏醒 家住黄河边——滨州莲华学园“五韵黄河”主题话剧展演小记 坚持“四个完善”,构建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新格局

第7版:美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美育
07
【美育论坛】

坚持“四个完善”,构建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新格局

□ 肖钢

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深化学校美育评价改革是一项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建立健全学校美育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已初步形成阶段性成果。近年来,我省以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为契机,不断建立健全学校美育评价机制,着力发挥美育评价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探索形成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施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实现了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策先行,完善测评实施制度保障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作为一项新制定实施的政策,没有过往实践经验可以参考借鉴。教育部在出台测评政策时,就要求各地“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不断完善测评实施的顶层设计。2015年,我省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1号文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系统构建了集美育课程监管制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学校美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美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于一体的美育评价督导制度。2021年,又在我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与分工方案》印发时,对照国家有关美育评价工作的新要求,明确了“深化艺术科目考试改革。自2022年秋季学期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艺术类科目考核纳入中考”“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的核心要求,实现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政策的动态完善。

不断强化测评实施的规范指导。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制定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导意见》《山东省高中、初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等系列指导意见,厘清了指标内容、测评要点及测试要求,形成了各学段具体评价标准,梳理了测评实施的关键要点,明确了我省测评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我省测评工作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素养立意,完善测评实施标准体系

科学规范的标准是测评有效实施的保证和前提。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发展指标三部分组成。作为全国性的指导意见,结合区域实际细化完善,是保障测评落地实施的关键。

细化梳理省域测评指导标准。我省在教育部指标的基础上,依据国家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结合省内现行教材,分学科、分领域明确了指标内容、测评要点及测试要求,明确了各学段具体评价标准,为各地市测评实施建立了指导标准。

修订完善素养导向评价标准。同步国家课标的新要求,坚持以学为中心,深化学生艺术素养表现能力指标体系研究。将国家课标作为评价体系建构的核心依据,着力在国家课标与教学评价、学业质量评价、学生艺术素养评价之间建立连接,提升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开展素养立意的测评工具研究。测试工具是学生艺术素养评价的核心程序,是决定素养评价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我省围绕艺术课程四个核心素养,将“作品欣赏力、情境想象力、感受表达力”三种能力作为测试的核心指标,开发测试工具。从省内三轮次学生素养调研情况来看,测试工具科学有效。

坚持点面结合,完善测评实施层级体系

2015年,烟台获批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我省聚焦测评指标标准、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在烟台开展市域实践,检验政策落地成效及实施难点。在取得实践成效后,逐步在全省推广实施。

构建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的实施机制。省级聚焦宏观统筹,以抽测为主,对各市测评实施情况开展监测;市级立足中观指导,负责制定本市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施方案,抽查县级实施情况,并组织测评指导培训;县级着眼微观落实,统筹组织辖区学校开展测评工作,结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抽测,及时梳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开展专项研究;学校突出夯实基础,以自测为主,重点评估学生艺术学业质量水平。以学校艺术教师为主体开展测评,并规范做好学生艺术素质成长档案整理与汇总工作。

突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测评方式。坚持测评既关注学生艺术学习过程,也关注学生艺术学习结果。过程性评价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如实记录学生的学业参与情况和学业质量情况,成绩记入学生档案;终结性测评为统一结业性测试,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命题并组织实施,实现过程与终结并重。

坚持保障同步,完善测评实施配套体系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作为一项体系化工作,完善的配套体系是测评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实施的重要保障。唯有通过持续完善课程、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的配套,才能适应动态变化的测评需求,实现测评从“基础执行”向“高质赋能”升级。

完善课程保障。实施艺术课程“刚性”管理。课程开齐开足,是保障测评实施的前提。烟台在全国首倡艺术课程“刚性化管理”,有效保障了课程开齐开足,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并且被新闻媒体专题报道。我省全面推广这一机制,有效保障艺术课程开齐开足。

完善技术保障。研发山东省体卫艺教育综合信息平台,省域内每名学生测评结果在每学期末由学校统一上报至平台,实现了对学生艺术素质发展状况的动态监管。同步规范学校艺术教育自评报告与区域艺术教育发展报告的报送流程。

完善教学保障。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开展美术学科项目化主题课程探索,聚焦素养,设计项目主题课程,根植实践,实现核心素养落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队伍保障。强化赛训结合,开展省级教师素养提升活动。以展促提升,举办全省中小学美术、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以训强教研,举办全省美术教研员业务技能提升培训;以赛强师资,举办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展示活动。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山东省2019年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