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风景
我是济南市章丘区大山深处的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一直认为,若是对别人付出了爱,一定也会获得对方的爱。与学生相处,同样如此。
去年冬天,我带领学生学习了Make a salad(制作沙拉),他们学得“津津有味”。但是许多久居农村的孩子连“沙拉”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于是,我许诺:挑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亲手为学生做一份沙拉。
新学期刚开学,学生便三三两两地问我:“Cindy,我们什么时候做沙拉吃呀?”那时候,乍暖还寒,我担心学生吃完会闹肚子,因此委婉地说:“等等,再等等。”他们的脸上除了惋惜还有急不可耐。一次次被问询,我也是自心底升起了埋怨:这个春天为什么这么长?气温为什么如此无定性?终于,一日暖过一日了。我告诉自己:可以了。
上午第二节无课,我便静心准备起来:净手、消毒、洗盆、洗菜、切菜……一步步做下来,我仿佛看到了学生欣喜的面庞。第三节课前,我刚端着沙拉来到走廊,学生便扎堆围了上来,振臂高喊:“Cindy!”“Cindy!”
我故意板起面孔:“除了Cindy,你们就没有别的什么想说的了?”
有几个“机灵鬼”立刻改口:“沙拉!”“Salad!”
小怡兴奋地喊:“Cindy,我们好爱好爱你!”
“咦!”我故意缩了缩肩膀,“真肉麻!”
自第一排第一名学生,到最后一排最末那个,我一个个喂下来。学生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我“投喂”。有学生撒娇:“Cindy,我想吃苹果。”“Cindy,我不想吃黄瓜。”
轮到小夏时,她害羞地说:“Cindy,我想吃块白菜。”我温柔地回应:“好的,小夏。记住啊,这是生菜,不是白菜。”她点点头,接过生菜小心翼翼地往嘴里送去。
分散完所有沙拉,半节课也就悄然过去了。那天特意穿一身黑衣的我猛一低头,还是寻到了沙拉酱洒下的斑斑点点。但是,当抬头望向一张张心满意足的小脸的,我顿时幸福感满满。
“沙拉分享课”原本只是一节满足学生心愿的课,却在无形中拉近了我和他们的距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上课纪律也越来越好。
我特别“健忘”。上完一节课,我不是忘书,就是忘杯子,试卷、课程表、签名簿也常“凑热闹”。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把东西遗落在教室而苦恼过,因为每个班里都有几名学生知晓我这个“毛病”,时刻准备着提醒我。
“Cindy,你的杯子。”又一节课后,刚出教室门,我就被叫住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丽。刚转学过来不久的她也看出了我的“病症”,并加入“治疗大军”。
“小丽,谢谢你!幸亏有你。要不我回到办公室后就喝不上水了。”我满面笑容地致谢。
“不客气,Cindy。”小丽开心地甩着马尾辫走回了教室。
这是一个父母离异、母亲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孩子。但我强迫自己不可怜她,而是给予她和其他学生一样的鼓励与督促。我希望她知道:她也是Cindy可爱而忠诚的“小医生”。
周二和周四是两个班的英语晨读。到校后,我习惯性地先进教室陪学生晨读。顺其自然地,我会把包放在讲台上。不出意外的话,我又会忘记“带包”这回事。走到半道的我被身后急匆匆的脚步声吸引,回头一看,映入我眼帘的是小军。他提着我的包,着急地喊:“Cindy,你的包!”
看到他被我的背包和电脑包压弯腰的样子,我一边开心地应着“谢谢你哦”,一边用手摸摸他浓密的头发。
小军也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已经许多年没有见到母亲了。我不奢望自己能取代他的母亲,也深知做不到。但是,我相信自己的举动会让他对女性、对他人、对社会充满信任与善意。
这就是我和学生相互陪伴的清浅时光,有泪水,有欢笑,有对生命的思索,更有对爱的珍惜。未来的岁月里,我要继续用心呵护这一朵朵娇弱的花蕾,为他们的盛放增添爱的风景。
(作者单位:济南市章丘区曹范学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