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微山县:红色记忆在多维课堂中立体鲜活 菏泽市定陶区:为学子铺就暖心“助学路” 图片新闻 安丘市:教共体让城乡教育更优质均衡 日照经开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以体教融合的创新探索——绘就青少年健康成长新图景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日照经开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以体教融合的创新探索——绘就青少年健康成长新图景

□ 何乃华、吴志斌、李力

清晨的阳光洒满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操场,五年级学生正围着战绳、重力球展开激烈比拼——战绳挥舞带风,重力球落地起尘,呐喊声、欢呼声裹着朝气直冲云霄。这是日照经开区“勇敢者”体能挑战赛训练的日常场景,也是该区体教融合实践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日照经开区在实施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工作中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理念,以创新为笔、以实践为墨,走体教融合的创新探索之路,绘就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绚丽画卷。

创新 “三个一”模式,夯实体教融合根基

“每天2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不是任务,而是成长刚需。”在日照经开区召开的青少年体能提升工程专题会议上,形成了保证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共识。同时,该区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要求,构建起青少年体能提升“三个一”模式,为体教融合筑起制度框架。

创新一条课程路径,让运动更科学。去年,日照经开区与山东体育学院联合组建课程研发团队,深入11所中小学调研5600余名学生的体质数据,并开发出“体能提升多维成长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球类活动、力量训练、情景游戏等10余项课程,既融入敏捷度、爆发力等专业训练,又通过“曳步舞大课间”“绳操挑战赛”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愉快活动中增强体质。目前,日照经开区广州路小学的跳绳社团能跳出30种花样,汉中路小学的武术社团将柔韧性训练融入招式,“一校一特色”的课程生态已然成型。

健全一套训练体系,让提升有章法。“不同学段的训练内容不能‘一刀切’,要做到丰富多彩、学生喜欢。”该区教育文化体育中心教育管理科科长许晖介绍,他们按学段分层设计训练计划:低年级侧重协调性游戏,中年级加入力量训练,高年级融入竞技元素。银川路小学创新推出“2小时健康体能锻炼一体化”模式,将晨练、课间、课后服务串联起来,学生每天的跳绳、跑步、核心训练形成闭环。数据显示,该校参与“勇敢者”挑战赛的学生,上肢力量平均提升了 12.12%,核心力量提高了18.1%

打造一个赛事矩阵,让热情不消减。从班级选拔赛到校级分站赛,再到全区总站赛,日照经开区“勇敢者”体能挑战赛形成了完整的赛事链条。2024年,该区共举办79场特色体育比赛,有2.95 万人次的学生及家长参与其中。在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上,日照经开区的学生斩获10.5枚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远超既定目标;男子橄榄球乙组获得亚军,更实现了日照市球类集体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构建“三维联动”机制,破解体教融合难题

“场地小,怎么办?课程旧,怎么改?家长不配合,咋整?”面对青少年体能提升的常见难题,日照经开区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创新,构建起“全员参与、资源统筹、家长协同”的全域三维联动工作格局。

破解“场地受限”困局,拓空间。针对城区学校生源密集、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巧做“空间文章”:利用教学楼间隙开辟“微运动角”,在走廊里设置平衡木训练区,把楼梯间变成“台阶跑训练场”。实验小学将体能训练融入课堂过渡环节,每节课后安排3分钟“桌面俯卧撑”“坐姿转体”等微小运动项目,全年累计为学生增加运动时长超过120小时。

破除“家校共育”壁垒,聚合力。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体能赛”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训练;组建“家庭运动打卡群”,由体育教师在线指导家庭锻炼方法。据统计,2024年,该区家长体育参与率从38%提升至72%,掀起“小手拉大手”的运动热潮。 “以前,我觉得运动影响学习;现在,看到孩子的体质好了,专注力也增强了。”银川路小学一名学生的家长刘女士说。

突破“评价单一”瓶颈,见成长。建立起“体质+技能+习惯”的三维评价体系:每学期开展2次体质监测,记录身高、体重、耐力等;通过“体育技能等级考”,让学生掌握至少10项运动技能;将日常锻炼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措施,2024年与2022年相比,全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从 94.42%升至96.02%,肥胖率下降12.33%,近视率下降5.72%。此外,2024年,全区学生脊柱侧弯合格率达98.15%

社会各界共同携手

共赴青少年健康成长之约

日照经开区围绕青少年健康这一目标,统筹教育、体育、卫健等部门资源,形成“部门协同、校社联动”的推进机制。特别是由卫健部门派驻校医全程保障赛事,取得了“1+1>2”的效果。

同时,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编写《体能训练动作要领手册》并录制教学视频,让教师学以致用;采用“渐进式由点到面”教学法,从1 所试点校到全区全覆盖,从400余名学生到24643名学生全员参与,实现了“由点到面,惠及全员”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该区聚焦“五育融合”目标,做到体能训练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融合发展:通过团队赛事培养合作精神,借助极限挑战锻炼意志品质,利用运动美学提升审美能力。如今,该区10所学校获评市级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7所学校跻身“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行列,体育的育人价值不断彰显。

“体育不只是练身体,更是育心智。”日照经开区教育文化体育中心副主任王立娟说,“今后,我们将在全市推进‘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城市’工作的带动下,持续实施体教融合的创新探索,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