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五融合”让思政教育浸润幼儿心灵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  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图片新闻 让最美“中国红”在孩子心灵的天空高高飘扬 探索实施春秋假 为学生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青县青城学区中心小学:把精准帮扶做出实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  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 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本报讯(通讯员 徐从锋)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涵养劳动精神”为目标,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开发了分层递进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低年级开设“生活小能手”课程,通过整理书包、叠衣物等基础劳动训练,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中年级推出“校园小主人”课程,涵盖教室保洁、绿植养护、图书整理等内容;高年级则打造“社会实践家”课程,开展海产品加工、果蔬种植、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此外,学校还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标。

为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学校打造了多元化劳动实践阵地。在校内,建成“责任田”劳动基地,并划分给各班级自主管理;设立“红领巾厨房”,每周开展烹饪实践课,学生学会了包饺子、炒家常菜等技能。学校还与周边农场、企业、社区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开展农耕体验、职业体验、志愿服务等活动。

为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建立了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机制,邀请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指导,引导家长重视劳动教育。同时,学校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劳动参与度、技能掌握情况、劳动成果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劳动素养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