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战斗英雄进校园 红色基因润童心
“当时,炮弹就在身边爆炸,但想到身后的祖国和人民,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向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军人张庆国话音落下,巨野县麒麟学区杨官屯学校的操场上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近日,杨官屯学校的校园里迎来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该校邀请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张庆国、杨孔江走进校园作报告。这场报告与红歌比赛等活动共同构成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是在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救出战友!”张庆国以“火海救战友”的亲身经历将师生带入那段烽火岁月。八年级学生李思雨在听完报告后眼含热泪说:“以前只在课本上读到英雄故事,今天终于明白了‘英雄’两个字的重量。”
在“童心向党歌盛世”红歌比赛中,各年级学生用歌声表达爱国情。三年级学生将“航天梦”“禾下乘凉梦”编成说唱段落,创意十足;六年级学生的大合唱《歌唱祖国》气势恢宏。
杨官屯学校的活动只是巨野县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的一个缩影。以麒麟学区为例,学区积极进行资源整合,构建了“请进来+走出去”双通道,不仅定期邀请退伍军人、劳模、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寻访身边的榜样。今年以来,已开展“英雄进校园”活动12场,参与师生超过3000人次。
“我们进行了课程融合,在德育中积极打造‘思政+多元’课程体系。”学区主任马翠勇介绍。麒麟镇中心小学将红色文化融入美术课,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绘画;麒麟镇第一中学把国防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开展了“军事技能体验”活动;六营小学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了“红色家书诵读”活动。学区还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建立了3个思政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农事体验、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
“我们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在全县层面推动形成全县一盘棋的育人格局。建立了“县—学区—学校”三级联动机制,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巨野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远说。
今年以来,巨野县已组织跨学区交流活动8次,推广优秀案例20余个;推广“主题式+项目化+任务型”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鲜活。其中,“红色记忆寻访”项目已覆盖全县5万余名学生。巨野县还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注重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如今,巨野县中小学校正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从老兵的深情讲述到学生的红歌传唱,从课堂的理论学习到实践的亲身体验,思政教育正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今后,思政教育将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巨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段红兵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教育路径,打造具有巨野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