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奋力奏响“向海而兴”海洋特色办学新乐章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构建“四轮驱动”财务管理新路径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携手海信共筑共建“一带一路”人才桥梁 我要带“宝马”到学校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构建“四轮驱动”财务管理新路径

□ 通讯员 黄艳 邢舒婷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校地协同、智慧赋能、教学融合、监督强基”为抓手,系统推进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四轮驱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为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职教特色的财务管理新路径。

校地协同,打造财务服务新平台

“服务区域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使命,我们坚持将财务资源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该校财务处负责人刘昭宏介绍,他们邀请高校专家、财政骨干授课,围绕财务规则、会计规范、廉政纪律等主题,创新“理论+案例+警示”教学模式,累计培训区域内财务人员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财务队伍专业素养和风险防控能力。

同时,他们建立了“教师—社会服务”双向赋能机制,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效能。会计专业教师团队将企业真实财务案例融入培训课程,既解决了社会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又通过社会反馈反哺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服务—教学”的良性循环。

智慧赋能,构建业财融合新生态

该校以“智能财经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财务管理从“传统核算”向“智慧服务”升级。2021年,他们启动平台一期建设,创新“技术+金融+管理”模式,实现财务数据实时采集、跨部门共享及报销、缴费、发票管理、工资核算等核心业务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平台上线后,数据准确率高达99.8%,师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2025年,平台二期建设全面启动,重点强化预算全流程管理、项目库建设、绩效目标动态监测、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公物仓管理,着力打通“预算—项目—绩效—资产”管理链条。“二期平台将进一步实现资源配置精细化,预计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益15%以上。”刘昭宏说。

教学融合,锻造财务人才新军

“财务管理的生命力在于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该校会计专业负责人赵汉伟介绍,他们以“金课”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岗位需求同频共振。一方面,将RPA财务机器人、商务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融入教学,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化“知行合一”改革,建成校级智慧课程11门,新增校企合作课程50门,开发数字化资源130GB、继续教育共享课程2门,实现了教学内容“紧跟技术、贴近产业”;另一方面,通过“金课达标赛”“教学能力比赛”“推门听课”等多维培养机制,助力教师成长。近3年,会计专业青年教师获山东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承担省级教科研课题5项;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实现100%覆盖,校企联合开发的“智能财税实务”等课程成为区域职教领域标杆。

他们还创设“企业实践历练”场景,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提升案例教学能力。“通过到企业跟岗,我把最新的税务政策和数字化工具带入课堂,学生的实操能力明显增强。”赵汉伟说。

监督强基,筑牢财经安全新防线

“守住财经安全底线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该校相关工作负责人杨兴运表示,他们通过“制度+技术+教育”手段,构建起全过程监督体系。制度层面,成立党委财经委员会,统筹重大财经事项决策;修订内控规范、预算管理、采购招标等10余项制度,形成“制度管权、流程管事、责任管人”的长效机制。技术层面,引入第三方“财务体检”审计,对重大项目实行“事前论证、事中跟踪、事后评估”;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实时拦截异常支出和超预算项目,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教育层面,将廉政教育纳入新入职人员必修课,定期开展“财务廉洁文化周”,通过情景模拟、庭审观摩强化警示教育;设立纪委书记接待日,畅通监督渠道。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