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南红”党建品牌引领百年老校蓬勃向前
作为一所有120多年光荣历史的学校,济南市长清区耀南小学多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育人路径,实现了蓬勃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学校始建于1904年,当时的名字是县立高等小学堂,随后更名为长清县立第一小学。1931年9月,时任长清县立第一小学教师的张耀南被全体师生员工推举为校长。在校近10年里,张耀南奉行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显著。其间,他还邀请济南市最早的女党员之一、留学苏联的庄东晓来校为师生作《十月革命、一声惊雷》主题报告。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带领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之后,他在大峰山革命根据地、泰西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卓越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张耀南在山东省卫生厅厅长、林业厅厅长、泰山林场场长等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他培养和带领的很多学生走上党、政、军等重要岗位,为国家解放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抗日救亡理念以及勇往直前的爱国精神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基于此,学校聘请济南市委党校大峰山现场教学基地、长清区史志办的党史文化研究学者共同谋划打造“耀南红”党建品牌。主要围绕“展现张耀南教育家的大爱胸襟、革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凸显“忠诚于党、贡献于国”的崇高品质,传承创新“知行合一、担当使命”党建活动教育内涵,引导党员干部时时刻刻以张耀南及其学生的崇高品格为“镜”,补足精神发展之“钙”、铭记立德树人初心,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在张耀南革命精神的引领下,在“用正心育人,育正心之人”办学理念的统领下,赓续初心、建功时代。
一、党建阵地辟育人新路径
学校把校史馆作为党建的主阵地,发挥党员的模范示范、骨干带动作用,办“家长认可、社会满意、政府放心”的好教育、好学校。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之初就规划布设了校史馆的位置。建设校史馆,旨在承耀南遗风、慕耀南文化、追耀南行动、续学校辉煌,将百年老校的红色优势变为胜势。学校以“耀南小学校史馆”为轴心,整合传扬红色精神场所,开辟教育思政新路径。立足“一馆四点”,拓展正心育人空间。
学校以校史馆为辐射,将立有张耀南、魏金三师生纪念碑的长清石麟山烈士陵园,张耀南的学生——阎楼村的魏金三纪念馆、南门里村的夏页文旧居,济南市委党校大峰山现场教学基地等展现张耀南革命精神的场所列为师生思政教育基地。党员们站在石麟山张耀南、魏金三师生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站在魏金三纪念馆地窖明灯前回眸黎明曙光,站在夏页文旧居前遥想枪林弹雨的岁月峥嵘,站在大峰山根据地展厅前聆听张耀南毁家纾难的坚韧意志。“信仰如山、一心为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大峰山革命文化成为学校党建品牌“耀南红”的品质内涵。全体党员深受感动和勉励,纷纷立下“爱的教育”誓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认真上好每节课,关爱每名学生。党员教师的形象也深深感染着这里的每名教职员工。
二、党建引领筑育人根基
学校将异彩纷呈的党性教育活动融入日常,自觉自律将思政教育融入“五育”中,进而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一年级学生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是校史馆,让学生接受爱国、爱校教育;六年级学生毕业最后一课的课堂还是校史馆,面向张耀南塑像,每人都汇报6年来的成长收获感悟。校史馆不仅是学校的党建阵地,而且是长清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永远铭记“百年老校走过的足迹”,时刻闪耀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光辉。
学校还以校史红色传承为纽带,建强教师队伍,每月开展“老校史·新师德”结对交流会,围绕“如何传扬校史中‘爱生如子’的师德传统”展开讨论,形成“结对共学+实践反思+双向提升”的格局。务本求实,用“耀南红”革命故事筑牢师德根基。学校选取“建校初党员教师自筹经费为学生购置书本”“改革开放后党员教师带头推行素质教育”等红色故事,结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让教师深刻理解“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的师德内涵,强化恪守职业道德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开展“百名党员教师访千家”活动,重点走访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学生,记录学生的成长需求,制订“一人一档”帮扶计划。传扬“耀南红”党建品牌中“不惧艰难、勇于奉献”的内涵,强化“为人师表、以文化人”的自觉自律。同时,组织开展校史馆师生优秀解说员梯队接力、校本教材《红色火种》编写、多个红色课本剧排演等特色活动。
三、红色初心映育人匠心
学校将红色党建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以党员教师为先锋引领,带领全体教师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渊博的学识、廉洁的品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践行课标,优化课堂教学。为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提出了“融通育人”的理念,即每节课要做到:融德于情,让育人真发生;融学于境,让学习真发生;融思于问,让思维真发生;融教于评,让成长真发生。对照新课标、践行新理念,针对不同梯队的教师组织开展党员立标课、全员对标课、新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过关课、级部赛课等系列活动,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得到专业发展和提升。
强化教研,追求集备实效。为追求研究实效,学校采取大小教研、走班教研、跨学科教研等多种教研活动。先锋党员到不同的教研组内带头开展教研,每个教研组分工明确、人员到位,形成了“精备初案—同研同磨—形成共案—优化个案—反思提升”五步走的集体备课步骤,不断提升集体备课质量。
课题管理,注重研究实效。学校针对教师在教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培训和指导,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以此作为提高教师教研水平的路径,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申报的市级党建课题“红色基因融入小学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被济南市委教育工委与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立项并结题。
正是在“耀南红”党建品牌引领下,耀南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昂扬青春。师生共诵、齐唱、群演的红色剧目《长清星火从这里点燃》获济南市中小学红色剧目“最佳创意奖”;《百廿老校耀南红》被遴选参加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讲获殊荣;《烽火杏坛——我的老校长张耀南》学生红色演讲,获长清区庆“七一”演讲比赛一等奖。学校还相继获得济南市新优学校,济南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长清区委、区政府“教书育人先锋集体”“教书育人先锋党组织”,区教体局“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连年获)等荣誉称号。(作者单位系济南市长清区耀南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