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大思政课“活透深”的本土实践 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让低碳生活成为日常 “柿子为秋天染了一双棉袜子”  依托教联体建设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两个学科专业群 入选省“双高计划” 滨州职业学院  打造具有辨识度、可复制的书写教育育人范式 滨州职业学院  打造具有辨识度、可复制的书写教育育人范式 昌邑市都昌街道都昌小学 打造特色育人新典范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昌邑市都昌街道都昌小学 打造特色育人新典范

本报讯(通讯员 吉志琳 卢蕊丽)近年来,昌邑市都昌街道都昌小学秉持“传承中医药文化、打造精品书香校园”的办学理念,深耕书香校园建设,通过创新文化载体、融合课程体系、深化家校协同、完善评价机制,构建起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阅读生态,让书香与药香共融共生。

学校以主题空间彰显文化底蕴,匠心打造“一馆两园”特色文化地标:“黄元御中医药文化馆”系统展示中医典籍与非遗技艺,“芳草苑长廊”以药用植物为载体呈现中医药故事,“玉楸药草园”则将古籍记载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场景。

学校利用多维场景营造书香氛围。拥有4万余册藏书的图书馆实行“全天候开放”,构建起校园阅读主阵地。在校园里,唐诗宋词文化墙与中医养生格言相映成趣,班级文化角陈列着学生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囊书签、中医药手抄报,营造了“处处有经典,时时受熏陶”的阅读氛围。

学校以校本课程激活经典传承。校本课程体系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包含基础认知、文化拓展、实践应用三大模块。根据不同学段的认知规律,精选《黄帝内经》选读、历代名医传记等经典篇目,将典籍诵读与品德培育深度融合,培养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少年。

学校开展“家长读书日”“亲子共读打卡”等活动,邀请家长深度参与校园阅读生态建设。每学期评选“最美书香家庭”,树立榜样标杆。《家校共育手册》、阅读实践卡等创新载体让家庭成为校园阅读的延伸阵地,形成家校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教师领航助力专业成长。“校长月度领读计划”每年推荐10本教育经典,通过读书论坛、案例分享等形式,搭建教师成长平台。读书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激发了他们作为阅读引路人的使命感,形成师生共读、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学校还创新实施“阅读之星”多元评价,构建科学且充满趣味性的阅读激励机制,为学生配备精美的阅读存折。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能在存折上详细记录书名、阅读时长等内容。

此外,学校还精心设计了“阅读勋章体系”,根据阅读量、阅读深度、阅读分享表现等维度,设置“书香小博士”“故事创编达人”等勋章,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进取动力。如今,书香已成为学校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