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幼儿教师心中要充满爱 浅议家校共育策略 秋意浓 家校携手探索育人捷径  家长如何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庭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家教之声】

家长如何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 刘宏勤

在学期初召开的家长会上,几名高年级学生的家长向我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往往出现逆反心理,有时候会在语言和行为方面与家长唱反调。我认为,逆反心理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十几岁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了,其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父母的要求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喜欢搞“独立”,愿意自作主张。可是,某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仍是老一套,以致孩子“逆向而行”。孩子正在不断地成长,家长的教育方法也要跟着改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家长不是方法落伍,而是方法从一开始就不正确。家长眼里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优点,于是整天絮絮叨叨,孩子不逆反才怪呢!

那么,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笔者总结出几个小窍门,介绍如下。

一、冷却法。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情绪强烈波动时,家长不要恼怒,不能采取“针尖对麦芒”的下策,不能以任性对任性。否则,就会火上浇油。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当孩子在某一方面得不到满足,而以哭为武器来威胁家长时,为人父母者要沉住气,不要心软,先让他哭一段时间,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耐心地教育、诱导,直至他的脸上“阴转晴”。

二、温暖法。父母要时时处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关怀孩子,鼓励孩子,信任孩子,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做孩子的贴心人、好朋友。一旦发现孩子有细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优秀家长朱巍在介绍教子经验时说:“为人父母者不要时时处处管孩子。否则,就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作为孩子的父亲,他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直与孩子保持彼此沟通的好习惯,十分尊重孩子的选择,经常赞赏孩子的点滴进步。

三、刺激法。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仅仅建立亲密关系还不够,父母必须严慈相济,才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家长要掌握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其逆反心理来激发他。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反问孩子:“你不会穿衣服,是不是?”“你不会说礼貌话,对不对?”诸如此类的话往往能够刺激青少年的心,让他知错改错,最终转化成“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

四、心理保健法。小学高年级学生刚进入青春期,还不能客观地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针对这一点,家长要予以帮助、指导,使孩子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锻炼坚强的意志,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莱芜市经济开发区白龙店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