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把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由“观”到“果”:让学生收获核心素养的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让沂蒙精神熠熠生辉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学科专业建设 思政课“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教改模式探索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让沂蒙精神熠熠生辉

——临沂大学沂蒙精神融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 临沂大学 张秀军

日前,在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该成果坚持立德树人,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原则,按照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充分发挥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植根沂蒙,彰显特色,创新课程体系,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融会贯通进教材,生动活泼进课堂,潜移默化进头脑;用好用活沂蒙精神案例,讲好“中国故事”、“沂蒙故事”;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创建新平台,拓展第二课堂,搭载新媒体,延伸课堂链条;突出问题意识,回应学生关切点,深化理论研究,夯实沂蒙精神育人基础。

通过打造沂蒙精神育人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起来”、教学方法“活起来”、实践教学“动起来”,提高思想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培养具有“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沂蒙精神特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该成果的应用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人才素质显著增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该项成果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 将沂蒙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把沂蒙精神融入教育部“05方案”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用丰富的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沂蒙故事”,说事拉理接地气,把理论变成故事,提升思想的认知度,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第二,充分利用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单一化”问题。

第三,依托丰富的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到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使大学生在对沂蒙红色文化感知、触摸和领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成果经过4年多在临沂大学、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方面效果明显。

第一,教学水平大幅提高。该项目实施以来,在教学研究、团队建设、师资水平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教学案例《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以“沂蒙文化打造特色,沂蒙精神立德树人”为特色的孙海英工作室获山东省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校本教材《沂蒙精神大学生读本》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名教师在教学比赛中获奖。

第二,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在沂蒙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临沂大学学生踊跃参与实践创新活动。自2012年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11项,校级1008项,参与人数3853人。获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奖1312项、省部级奖1852项。

第三,人才素质显著提升。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该教学改革项目已经成为临沂大学独具特色的育人工程,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沂蒙红色文化培育了广大学生良好的操守和美丽的心灵,涌现出甘愿为北京陌生教师捐献骨髓的“新雷锋”黄梓琪、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秀祥、受到总书记回信鼓励的“第一书记助手”创新创业团队等典型。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