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把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由“观”到“果”:让学生收获核心素养的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让沂蒙精神熠熠生辉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学科专业建设 思政课“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教改模式探索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坚持“四贯穿、四结合、四并举”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学科专业建设

□ 鲁东大学 刘艳莉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中国史学科是传统文化类基础学科,植根祖国的传统,面向民族的未来,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一条主线”,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思路上坚持“四个贯穿”,即贯穿本科、研究生两个学段并辐射基础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与文化传承四个功能,贯穿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贯穿线上线下;在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上做到“四个结合”,即齐鲁文化与中华文化结合,物质文化与非遗文化结合,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先进文化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在落实措施上实施“四个并举”,即师资队伍建设上德育型、教学型、创新型、传播服务型并举;平台建设上传统文化类国学教育平台、教学平台、科研创新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并举;人才培养环节上传统文化进专业、进课程、进课堂、进教材、进实践环节并举;成果产出上传统文化类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传播普及成果、学生创新成果并举。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学科专业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关键。学院注重打造一支德育型、教学型、创新型、传播服务型师资队伍,既有教学名师,又有学术名家;既注意培养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也注重培养复合型师资,如,俞祖华教授获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把国学元素、区域文化融入教材、教学内容体系。学院长期坚持自编教材以辅助教学,先后出版了《中华民族精神论》、《大学道德概论》、《大学礼仪概论》等教材,把这些成果融入教学中,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变得可触摸、可亲近,便于学生对传统的亲近和对文化的接受。学院在中国通史选修课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制度文化”等课程,增加“文物鉴赏”、“古文鉴赏”等与传统文化相关度高的课程,同时面向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许多课程深受包括理工科在内的学生的欢迎,“孙子兵法”、“中国制度文化”等课程每学期选修人数多达上千人。有的传统文化课程还登上了“齐鲁大讲堂”、“新杏坛”等电视教育专栏,并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奖。

学院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建设。目前,建成了孔子学堂等国学类教育平台,省级和国家级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国家特色专业等教学平台,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换与海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甲午战争博物馆、王懿荣纪念馆、胶东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平台。依托教育平台,申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经常性地开展国学礼仪竞赛、传统经典诵读、国学讲座、传统戏曲、中国书法等各类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走近历史、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在人才培养环节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理分析,提炼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教学中注意提醒学生自觉接受并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精神、爱国精神、勤俭精神、务实精神、变革精神等。学院提倡“尚德乐学、读史明智”,每名新生入学后都会收到一个扉页上印制着优秀传统文化推荐书目的读书笔记本,力促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对国学的兴趣;在本科生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等的开设和选取上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让学生直观感知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把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与对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在平时写作和学位论文中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课题的关注与研究,比如,指导学生完成、发表《综述烟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胶东半岛与八仙文化的定型》等与文化相关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