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最美教师” 让学生逐步学会理财 从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始 从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始 爱的遗憾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教学反思】

从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始

□ 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 毕秀芳

在一次小学五年级的数学素养抽测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绘制从学校到火车站的路线图。可是,绘制正确的学生寥寥无几。这个结果曾引发我的反思:学生掌握得很扎实的知识点应用到生活中,结果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呢?这说明,教师没有将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提升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因而也就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

从上学期开始,我开始了“理解力课程”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由此,我产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们一直寻找和期待的就是这样的课程。这种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借助真实的问题交流观点和看法,围绕重要问题开展探究,通过对事实的认知理解概念,最终形成观点,掌握思维的工具。这样的课程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思维能力,从而实现课程和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思考”。

生活即课程

“理解力课程”的内容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世界就是教材”“生活即课程”。

新学期,第一个学习主题就是“校园”。在探究操场时,我组织学生搜集了与操场有关的信息。当室外探究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画操场的平面分布图。我提出的要求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根据地理方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来画。这样一来,学生不知不觉地对方向产生了认知感。接着,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画出了学校的平面分布图:北边是教学楼,东边是操场,西边是学校门口,南边是幼儿园,中间是“快乐广场”。在图上,他们纷纷用画笔挥洒自己的才华,表达心中的美好愿望。

把“会做人”和“会做事”落到实处

为了改变“教师提出教学要求,学生被动落实”的局面,我引领学生制定活动规则。我与他们先开展小组讨论,再采用“小鸟叫”的方式,最后制定了以下规则:1.跟紧队伍,不掉队;2.老师说话时,眼睛要看着老师,认真倾听;3.外出活动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活动,不能乱跑;4.为了安全,不能乱动体育器材;5.要想发言,必须先举手;6.爱护公物。

每当学生说出一条规则时,我与助手就立即写下来。这些活动规则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贴近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因此易于理解和执行。每次开展活动时,他们都会相互提醒。如今,他们都成了规则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在活动中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在有机整合中完成教学任务

我带领学生们来到操场上,与他们一起探究塑胶跑道。我问道:“同学们,跑道上的两条线都有名字,白线是起点线,黑线是终点线。现在,你们数一数,操场上一共有几条跑道?”他们兴奋地数着,然后异口同声地答道:“一共有9条跑道。”我又领着他们走到操场中间,说道:“你们看一看咱们的大操场,能够发现什么?”在探究操场时,我趁机融入了数学中的认识方向、数数,融入了音乐中的歌曲和游戏《找朋友》,融入了道德与法治,等等。过了一会儿,学生们就认识了跑道、起点线和终点线。接着,我让他们在跑道上跑一跑、跳一跳,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做,目的是让他们在享受这些优越条件的同时,不忘感恩那些创造条件的人。

这种课程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学科材料集合,不是在一个活动中覆盖各个学科的知识;而是学科的深度融合,是知识结构与过程结构的深度融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力量,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这种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中,我对此有了真实的体会和深刻的感悟,也有了认同、实践和深入思考。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