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校园足球分层教学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实施多学科整合的策略 由教师论文抄袭严重引发的思考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学科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 济南市章丘区官庄学区中心小学 韩继彬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符号意识培养。符号意识的形成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和实用价值,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形式。那么,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策略。

一、挖掘生活,强化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必须挖掘学生的生活,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加强学生对符号价值的理解。

语言学家皮埃尔·吉罗德说:“我们生活在符号之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符号,具有了潜在的符号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符号,强化数学符号意识。

例如,在教 “=”“>”“<”等符号时,我利用小组内男女人数的多少进行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例如,当组内男女生人数相同时,用“=”符号表示。当男生是4人,女生是3人时,告诉学生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用“>”符号表示,即“4>3”;反之,女生比男生人数少,用“<”符号表示,即“3<4”。让学生通过对比真正了解“=”“>”“<”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这样,学生从生活中提取了素材,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到数学符号的定义。

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符号看似简单,但是每个数学符号都有各自的含义。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加强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而要明确数学符号的内在规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充分发挥数学符号的应用价值。

1.渗透式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导致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较差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不能盲目进行,一定要有计划地进行,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科学渗透符号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创设情境:“老师要给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同学发3个本子,如果只发给2名同学,那么老师要准备几个本子?用算式表示一下。”学生回答:“3+3=6。”我又问,“如果发给5名同学呢?”学生答:“3+3+3+3+3=15。”“如果全班30名学生都发呢?需要几个3相加?”“30个3相加。”“请大家列一下算式。”学生们沉思不语,我询问理由。一名学生答:“太麻烦了!”接着,我因势利导,问道:“大家能否想出一种简单的表示30个3相加的方法呢?”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可以在中间加个三角形,有的说可以加个五角星,等等。教师抓住机会将所有的符号统一成乘号,继续让学生说一说乘号的意思。从已有知识烦琐到数学符号简约的转化,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到数学运算符号的含义,为正确使用运算符号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其他运算符号的教学中也可采用类似的方式,有计划性地渗透符号意识,逐步加强学生的符号意识。

2.体验式教学方法

对很多教师而言,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数学符号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为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大约浪费20毫升水。我问:“2分钟浪费多少水呢?如何列式?”学生回答:“40毫升,列式2×20。”我又问:“3分钟呢?5分钟呢?10分钟呢?”学生逐一回答出3×20、5×20、10×20。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思考数量关系,然后问:“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任一段时间浪费的水量呢?”学生间展开讨论交流。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归纳出结论:用a×20表示浪费的水量。这就是将数学问题具体化、体验化,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符号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体现了数学符号的价值,为以后学习方程打下坚实基础。

在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数学符号知识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中,通过情境探究理解数学符号知识,加强对数学符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过于草率,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挖掘学生的生活,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推进教学,加强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应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