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让本科教学真正回归课堂原点 课程思政大有可为 流动的党支部 多形式触摸革命岁月 “五四”广场讲“五·四”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课程思政大有可为

□ 山东财经大学 于洪良

在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之一是“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自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来,对推进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相辅相成,共同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效应”的再一次强调部署。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不能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单一课程,还要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出发,从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的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延伸拓展。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

目前,各地各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比如,山东中医药大学连续两年举办“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深入挖掘中医药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了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优秀文化合力育人的好做法。江苏大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巧妙融入“中国古代文明”“ 一带一路”“创新创造”等元素,把英语课上出了“思政味儿”,深受学生欢迎。北京联合大学举全校之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二级学院全部参与并制定了实施方案,70个专业全部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近年来,上海市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儿”,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了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使思政课成为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高校第一课”。

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还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衡,等等。基于上述问题,我认为,只有把握好以下若干环节,才能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必须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夯实职业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用功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践行好,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教育融入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将专业育人与思想育人有机结合,着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抵达学生心灵,着力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

二、重点是教材。传统的课程建设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新时代的课程建设应当是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教材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没有好的教材,“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立足校情和学情,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找准各类课程教学的关键点,制订方案,组织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教辅材料,并推广普及。

三、基础在院系。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是党委领导下的一把手工程、举全校之力的顶层构建工作。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切实把“课程思政”贯穿院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组织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和考核、保障教学质量等各环节,落细落小,真正明确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并上升到铸魂育人、教书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专业成才”的同时,实现“精神成人”。

本文系山东财经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y201857)的研究成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