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恭祝全体教师春节快乐、幸福安康! 过年三重奏 民俗艺术之精华——杨家埠木版年画 大秧歌,海阳春节的一道亮丽风景 贴好萝卜钱儿,晚上过大年

第7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7

民俗艺术之精华——杨家埠木版年画

□ 张佳琦 周文勇

年画是对春节最温暖的回忆,承载着中国人深厚的感情。年画中吉祥富贵、幸福快乐和迎春的寓意,在民间尤其是农村,深受欢迎。

杨家埠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之一,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政府南一公里左右,居浞河之畔。住户三百余,人口千余。

数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按照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求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它根植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节日环境的作用。

每年春节,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在年画中反映出来。杨家埠木版年画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起源,地方志无明确记载。另据现存资料,杨家埠年画起源于杨氏家族。据杨氏后人撰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始创杨家埠第一个年画作坊“同顺堂”,至清乾隆年间,杨家埠画店便有“同顺堂”“吉兴”“太和”“公茂”“恒足”等十余家。

清乾隆之后,杨家埠木版年画迅速普及与繁荣。创作方面,题材更为丰富,内容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风格集粗犷豪放与浪漫夸张、淳朴喜庆与诗情画意于一体,已经形成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犷、朴实,线条简练、挺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品有《蚕姑》《男十忙》《女十忙》等。清同治初年至光绪末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迎来了创作生产的鼎盛时期,形成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兴旺景象。这一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题材发展到50多种,创作形式更加完备,创作内容更加多样。从院落大门,院内各小门,北屋正房、偏房到墙头、炕头、窗顶、窗旁、粮囤、牲口棚等,庭院的每个地方都有与之类型对应的年画张贴。从小年夜辞灶神之日到除夕之夜祭祖先之时,从婚丧嫁娶之户到求子祈福之家,老百姓的各种精神需求都有与之匹配的年画供应。此外,这一时期的年画创作还突破传统,出现了专门针砭时弊的讽刺幽默型年画、时代特色鲜明的政治爱国年画、“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卷风俗年画、成套连本的故事戏曲年画等。如为杨家埠木版年画表现重大政治题材开了先河的民间艺人刘明杰,英勇地把反帝、反封建内容纳入他的年画创作中,先后创作了《八里皇城街》、四幅连环画《炮打日本兵》、《义和团》、《红灯照》等政治爱国年画,表达了杨家埠民间年画艺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外国侵略者罪行的讨伐和对清王朝卖国行径的愤慨。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俗版画,是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与衍生形成的,反映了社会民众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是民俗艺术之精华,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大观园中焕发出熠熠光彩。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