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三艺”构建劳动教育大课堂 讲理也应讲“礼” 在“配好”“用好”上下功夫 发现“书信教育”的力量

第5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5

讲理也应讲“礼”

□ 海阳市第四中学 包秀宁

面对学校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让人不能理解或接受的问题,校长难免会在不同的场合提出批评意见,甚至发火,这本无可厚非。但同样一句批评的话,校长说得好,被批评者就能愉快地接受;说得不好,被批评者不一定能听得进去,甚至在某些时候,校长会“碰钉子”。

不可否认,不存在问题的学校是没有的,一所学校所有教师都业务精湛、师德高尚也是不现实的。这就决定了校长难免会用批评的方式管理学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校长如何运用批评的手段呢?有些校长不是满腔热情,而是拉开架势,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面孔;不是促膝谈心,而是盛气凌人,“我讲你听”;不是和风细雨、言辞恳切,而是措辞偏激,让对方难以接受。当然,有问题的教师理应受到批评,凡是错误都要予以纠正。但是,校长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否则,不仅难以达到管理学校、帮助教师的目的,而且容易破坏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影响学校的团结和谐。实际上,批评的目的在于纠正问题、帮助教师、增进团结。如果校长对有问题的教师进行批评时言语上不注意分寸,态度上不诚恳,就很容易让对方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有些校长看来,“理直”就应该“气壮”,“良药”就一定要“苦口”;我讲,你就得听;我说,你就得照做。李安说:“任何一样东西,做到比较高的层次,都是很儒雅的,做领导的不一定要吼叫才有控制力。”批评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工作,而思想工作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因此,在开展批评时,必须遵循思想工作的规律。对待教职工思想上出现的问题,校长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因此,批评教师时,校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坦诚地指出问题,又要中肯地分析原因;既严格要求,又与人为善,使被批评的教师在思想上受到触动。高明的校长不仅能使被批评的教师接受,而且能抓住这个契机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校长要想使自己讲的道理让被批评的教师真正接受,真正成为一把钥匙,解开对方思想上的问题,关键要注意3个环节:一是批评之前,把“批评什么”的问题找准,只有把教师存在的问题搞清弄准,在批评时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二是批评时抓住重点,不纠缠细枝末节,善于从思想观点上分析问题,能抓住本质,不会就现象讲现象,不会把深层次问题当成表面现象,也不会把原则问题当成一般问题;三是要帮助有问题的教师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

古人云:“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对有问题的教职工进行批评时,只有以礼待人、以理服人,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