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过年 瑞虎添福 指尖上的虎文化 年 春节的美味小吃 欢乐侗寨过大年

第8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8

□ 贺进

年是一条隐形的松紧绳,挂在我与大西北的身上。

西北的年,必不可少的是火。大人们不让小孩玩明火,小孩子手里就只有火星——平日里单脚插在香炉里的香。这点星光从晚上亮到白天,在孩子们手里被悉心看护着,一刻也不得熄。有时候,心急的孩子鼓着腮帮吹气,燃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难免引来一阵鸡飞狗跳。

终于挨到了放“炮仗”时刻,女孩和男孩自然地分成两拨儿。女孩子胆小,只能“放花”,她们也叫也闹也嚷也笑,男孩子们就常常觉得无聊;烟花微雨如尘,纷而无措,女孩子们却想方设法让它们交汇、缠绕,仿佛这样就求得了年的圆善。

男孩子的“炮仗”可谓包罗万象,但心仪的总是那几种。我和表哥喜欢的是一枚白色“火箭”,那时候刚刚习得“西部牛仔”的说法,觉得这样的“火箭”是标配。表哥极有耐心,严守大人们的安全嘱咐,用纤细的线香去引燃同样纤细的火捻。只是当他每次挪着笨拙的身体,探出臂膊,像钓鱼一样够向目标,还常常拿捏不准时,我们就在身后“唉唉”地叹息,感觉过了很长时间。即便最后“火箭”升空爆燃,大家的兴致也已经扫了大半。

我耐不住这样的迟慢,偷偷从家里带了打火机出来,许是有些怕,动作僵直,空靠一腔勇气扎过去,不承想,直接点到了“火箭”里的火药!顷刻,“火箭”无端地斜冲过来,目标竟是我后方的一个表弟。他如英雄般领受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只是面部表情有些狰狞。大人们过来察看,他流下了泪。只有他母亲懂得泪水的含义:新年的第一件新衣被毁坏了。

西北的年还要“挂画”。这似乎是比贴春联、剪窗花等更耐人寻味的事情。在丰盛的年夜饭中间,往往也是某个人幸运地吃到了“福饺”或者刚刚咬下第一口鱼肉的时刻,家中的长者就要搬出不知哪里来的“价值连城”的名家画作,画作的内容并不一定和“年”搭边。我就记得一幅:内容大抵是青山绿水的乡间,和尚、道士在对弈。

长大了,有些学问的孩子就纳闷这“挂画”的意义,大人这时就轻轻地使几下眼色,不让其说话。等到画作上墙、尘埃落定之后便对孩子耳语:“这是平时舍不得挂出来,就在这正月里挂一挂的画,明白了吗?”除了明白,我们这些孩子似乎也别无选择。

记忆中,西北的年除了这些常规的程式和心情,似乎还留下了一些别的意味。如今,年的门槛越来越低。回望过去,是一次美的探寻,是一份人间烟火的记录,是一种生命活力的感知,也是一回真正的年的乐趣的享受。

无论是追逐落日,还是偶遇彩虹,让我们重新去发现年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