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感知 融入 深化——浅析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 素养导向下中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探究 用关爱作为基石  共筑特教孩子成长路 “党建+数字化督导”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党建+数字化督导”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第7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7
【教育评价】

素养导向下中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探究

□ 陈洪文 韩文宝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构建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中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尝试素养导向下中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改进评价指标,优化评价路径。构建素养导向下的学习评价体系,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我们设计了一套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社会实践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同时探索了多元化、过程化的评价路径,包括课堂观察、项目式学习、同伴互评等多种方式,以实现评价的动态性、个性化与全面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层面入手,结合学科素养要求,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学习阶段的评价模型,为教师的日常评价提供支持。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除传统的笔试评价外,还引入数学建模、问题解决等实践活动,以此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而且让教师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是丰富评价形式,搭建展示平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评价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采用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显性评价主要通过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等级赋分制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评价;而隐性评价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口头表扬等细节中,通过这些细微的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为更好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价结果,我校设立了学生学习评价展示专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例如,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操作、科学探究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这些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让教师能够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精准数字赋能,实施动态评价。我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成立了学习评价数据库管理中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课堂表达、专注倾听、动手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跟踪和记录。通过数据分析,为每名学生生成个性化的“数字画像”,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生成动态发展图谱,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和学情分析,为教学决策提供支持。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和健康状况,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

四是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我们通过学习评价的沟通纽带作用,加强家校间的沟通与联系。一方面,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评价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和方法。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在家长会上,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评价报告和个性化“数字画像”,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共同帮助孩子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种家校合作模式,不仅让家长更加信任学校的教育工作,而且让学校能够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和期望。

(作者单位系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育华学校)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