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美育 生生之美 育人有痕 开版寄语 校为学子美  春与清溪长 为你的心灵画扇窗

第7版:美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美育
07
【美育者说】

为你的心灵画扇窗

□ 王云南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曾执着于线条的精准与色彩的和谐。直到一个下午,一名男生用他的画作改变了我的想法。他画了一个豌豆射手,小声对我说:“如果它能打败病魔,妈妈就不会离开我了。”那一刻,我猛然惊醒:绘画远非仅是技法,更是孩子心灵的摆渡人。我决心将美术课化作一扇窗,让学生看见梦与星光。

让情绪“看得见”

“老师,我能用红色锯齿线画昨天吗?那是爸爸、妈妈吵架的声音。”二年级学生小雨用蜡笔狠狠划出尖锐的折线。在这堂特别的课上,我们摒弃“好坏”的评价,只倾听真诚的表达:流畅的弧线里藏着偷吃糖果的窃喜,交错的网格是考试前的焦虑,螺旋线则是发现蜗牛爬窗的惊奇。

当全班画纸拼成“情绪长卷”时,一名总被嘲笑画得丑的男生指着自己彩虹般的曲线大喊:“今天,没人笑我!”教室里瞬间安静。学生第一次发现,那些难以言说的委屈、愤怒与快乐,竟能在同伴的笔触中找到共鸣。

我们制作了独特的“情绪举手牌”。内向的小凯高举画满火焰的卡纸喊道:“我的‘火箭’能带着成绩飞上天!”爱用拳头“说话”的阿杰则制作了布满尖刺的“变异豌豆射手牌”,低声说:“我想保护妈妈。”一贯锋芒毕露的他,第一次袒露出脆弱的一面。

一年级新生完成了“心情头像拼图”。一名总是缩在角落的男孩指着涂满金色的方块说:“如果每个人都有金子,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爱哭的朵朵画了一朵流泪的云,同桌默默添上撑伞的小熊,说:“下雨也没关系,我陪你呀!”当300多个小头像最终拼合,孩子们尖叫着寻找自己的那一格。灰蓝色的波浪是“小宇的难过”,彩虹条纹是“小琳的开心”。美术教室成了最温暖的集体疗愈场。

让温暖“摸得到”

“老师,你能把我画成超人吗?我想飞到妈妈打工的城市。”一名留守儿童轻声请求。这是我最早尝试用平板手绘学生肖像的一个起因。

每次创作前,我都与学生深入交谈。一名习惯低着头的小男生说:“我的愿望是分金子给所有人。”一名腼腆的女孩说:“爸爸总是加班。”……这些灵魂的碰撞,让我真正听到孩子的心声,为创作注入真情。

绘画时,我让笔触随故事流淌:为胆怯的学生添上守护天使的翅膀,给自卑的学生戴上闪耀的王冠。屏幕前的学生屏息凝视,看着自己的形象逐渐清晰。当课堂最后以“赠画”收尾时,学生的反应令人动容:一名平时好动的男生红了眼眶:“原来,我在老师眼里是笑着的。”另一名学生将画发给远方的妈妈:“妈妈,你看!老师画出了我心里的颜色。”

有家长给我留言:“第一次听到孩子说‘难过’,竟是在美术课上!”这些绘画已成珍贵的“心灵成长记录”。

未来,我将继续探索:解锁名画中的情绪密码,探寻色彩如何疗愈心灵;建立美术心理档案。画笔下的线条与色彩终将化作照亮童年的星光——那是为你的心灵打开的窗。

教师在上美术课,并给学生画像

(作者单位系东营市东三路小学)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