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山海天实验幼儿园
“三个支架”促托幼教师深度融合和专业发展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日照山海天实验幼儿园深刻认识到提升托班教师专业素养的紧迫性,依据《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提出的“尊重儿童、安全健康、积极回应、科学规范”原则,积极探索并实施“三个支架”,有效促进托育一体化教师的深度融合与专业成长。
支架一:种子孵化工程——构建扩展法培养模式
幼儿园通过内部挖掘与扩展法培养模式,抽调骨干教师率先开展托育研究和托育实践,优先培养一批“种子教师”,使更多教师成长为能驾驭全龄段保教工作的教师。首先,精选5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组建“托幼小组”,赴上海、宁波和烟台等托育服务先进地区进行专题培训与实地观摩,精准快速提升托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再由“托育小组”牵头采用理论与实操作业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扩大受训教师范围,提升培训实效。此外,每学期末举办“托幼教师技能提升与游戏创新大赛”,最佳案例推送到全区推广。
支架二:教研共生平台——促进跨龄段协同发展
幼儿园还积极建设跨龄段教研共同体,打破了幼儿部与托儿部之间的壁垒,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合教研机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理念互通和经验共享。建立了每月“1+1联合教研”机制,要求教师完成《跨龄观察记录表》并提炼3条可迁移策略。同时,搭建“云端资源共生平台”,整合托班生活课程视频、小班过渡期活动方案等80余个资源。定期开展专题研讨,重点攻克托育课程开发、婴幼儿行为观察等核心问题,梳理出《托幼衔接活动指导手册》等实践成果。
支架三:激励护航机制——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师成长,幼儿园为每名转型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切实提升了岗位的吸引力和教师的获得感。为每名教师建立“专属成长档案”,包含专业发展数据(培训记录、考核成绩)、实践成果(创新案例、观察记录)和多维评价(教师、家长、自评)等指标,定期生成个人能力发展报告,为每名教师生成个性化发展建议,确保每名教师都能在托幼一体化模式下稳步提升,形成独具特色的保教风格。此外,每学期举办“托育创新成果展”,优秀案例将入选园本教材并给予专项奖励。
目前,幼儿园有17名教师取得了“育婴师职业技能中级证书”,能够胜任全龄段保教工作,占全园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为幼儿园托育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并形成了可复制的托育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
未来,幼儿园将重点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智能技术应用,开发教师专业发展AI助手,实现能力评估与培训推荐的精准匹配;二是作为辖区典型示范园牵头成立区域教师发展联盟,辐射优质培训资源,推动区域托育一体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作者系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