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如果“大思政课”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山东财经大学“社会实践三千计划”育人记 文化引领 数智赋能 多元协同——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构建新时代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新范式 在泰山学院,我镜头中的好老师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文化引领 数智赋能 多元协同——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构建新时代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新范式

□ 许怀祥、李兆进、王巧靖

前不久,一支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硕博团队结束了紧张的假期调研返回学校。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暑期调研团的成员,他们聚焦“体育旅游嵌入国家公园”的主题,走进黄河口国家公园,以脚步丈量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以数据洞察发展,为地方体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这样的身影,正是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的生动注脚,也是学校体育科学学院坚持“文化引领·数智赋能·多元协同”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体现。

文化铸魂,厚植育人根基。依托孔子故里的地域文化优势,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体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孔子射艺),打造“课程—科研—实践”一体化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孔子射艺”“中华体育精神”等特色课程,以及“杏坛大讲堂”“冠军面对面”等活动平台,引导学生涵养品格、坚定文化自信。3年来,已有50余名学生走进西部、边疆、基层一线开展支教、援藏等实践,展现了新时代体育青年的家国担当。

数智赋能,拓展能力边界。学校顺应“数字中国”发展战略,推进体育教育智慧化转型,建设涵盖教学、科研、管理的全链条智慧平台。依托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与数字体艺实验室,推动运动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智慧教务管理等应用落地,形成“问题导向—数据分析—理论建构”的科研创新闭环。近年来,师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70余部;在《体育科学》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科研能力持续提升。

多方协同,推动产教融合。学校积极构建政校行企社“五方协同”育人机制,打通“需求链—学科链—培养链—创新链”。与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英国拉夫堡大学等单位共建科研平台和实践基地,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拓展学生成长空间,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

硕果累累,育人成效显著。5年来,学校师生团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中获奖126项,培养出世界大运会冠军、全运会冠军等高水平体育人才20余人次,女足团队获得省校园足球联赛“三连冠”,8人次入选国家队,156人次获国家级裁判资格或省级奖项。依托国家级一流课程、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平台,人才培养体系日趋成熟。

新时代,面对国家战略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姜付高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改革铸魂育人,用创新强基赋能,持续优化‘文化+科技+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实在在提升体育人才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真正把力量用到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需求上,为新时代体育教育改革,源源不断贡献‘曲园智慧’。”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