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运用发展性评价深化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劳动实践育人如何实施全链条有效贯通培养 那趟家访,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 教师言行对幼儿游戏发展的抑制与推动作用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教师手记】

那趟家访,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

□ 辛显才

班里总有几个孩子,会像独特的印记般刻在我的心里,小轩便是其中一个。课堂上,他总坐不住,手指不停摆弄文具,嘴里还时不时嘟囔着旁人听不懂的话,作业本上更是常常一片空白。只有提醒他认真听讲,他才会仰起头。他的眼神里满是倔强,甚至还会悄悄翻个白眼,模样既让人无奈,又透着几分孩子气的执拗。

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却藏着让人惊喜的天赋——他的字写得极好。没有专门练过书法,笔尖落在纸上却格外有力,横平竖直间透着一股难得的灵气。只是这份“灵气”,总被他身上的邋遢掩盖:校服像是从旧货堆里翻出来的,领口袖口沾满污渍,边角磨得发白,明显不合身的尺寸套在他瘦小的身上。每次看到他这副模样,我心里都会忍不住叹气:这孩子,怕是没得到太多照顾吧!

那天放学,校门口的家长渐渐散去,小轩却还背着书包站在原地,低着头踢着地上的小石子,孤零零的身影在寒风里格外显眼。我走过去,蹲下身,轻声问他:“小轩,家离这儿远吗?老师能去你家看看吗?”他愣了愣,先是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疑惑,随即又低下头,沉默了几秒后,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小小的:“不远,就在前面的村里。”

路上,我试着和他聊天,他的话不多,但慢慢也敞开了心扉。原来,他家里有三个孩子,他是老二;爸爸一直在北京打工,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妈妈一个人带着他们三个,租住在村子里一间小小的民房里。说话间,我们走到了他的家门口。推开虚掩的木门,一股混杂着灰尘和饭菜馊味的气息扑面而来。电饭煲里剩下半碗粥,已经凉透了。小轩小声说:“这是姐姐早上热的,昨晚剩下的,我们中午就吃这个。”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酸——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这点凉粥怎么能吃饱?我拉着小轩妈妈的手,没有指责,只是轻声说:“一个人带三个孩子,肯定特别累吧?有时候觉得撑不下去,也没人能帮忙,心里肯定特别委屈。”这句话像是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难处:丈夫常年不在家,家里开销大,三个孩子要照顾,她觉得自己像个陀螺,转个不停却看不到头,慢慢就提不起劲,连屋子都懒得收拾,更别说好好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了。

等她情绪平复些,我指着小轩的作业本说:“你看,小轩的字写得多好!这孩子聪明,是个好苗子,可不能耽误了。生活难是难了点儿,但孩子的成长就这几年,咱们得一起帮他把路走顺了。”接着,我和她约定了三件事:每天按时给孩子做热乎饭,保证营养;放学尽量来接孩子,让他能看到家人的身影;平时多问问孩子的作业,有不懂的随时和我沟通。临走时,我给了她一个拥抱。她紧紧回抱我,声音带着哽咽:“老师,谢谢您还想着我们家孩子!我肯定改,肯定好好带孩子。”

第二天早上,小轩背着书包走进教室时,脸上带着我从没见过的笑容,眼睛亮晶晶的。他跑到我身边,兴奋地说:“老师!我妈妈今天给我做了鸡蛋面,还送我到学校门口!她说她的‘病’好了,以后每天都送我!”看着他雀跃的模样,我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

从那以后,小轩像变了个人。课堂上,他不再东张西望,而是坐得笔直,瞪着大眼睛认真听,遇到不懂的还会举手提问;作业本上的空白越来越少,字迹工整,甚至比以前更有劲儿了。见到老师还会主动鞠躬问好,课间也能和同学一起玩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整个人都透着阳光的味道。

那一次家访,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小轩灰暗的生活,也唤醒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那次走进他家里的机会,也没有放弃这个看似“邋遢”却藏着无限可能的孩子。

(作者单位系肥城市孙伯镇中心小学)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